西北有高楼原文及赏析
《西北有高楼》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,是《古诗十九首》之一。此诗借不遇佳人“知音”之悲,抒写了自身政治上的失意之情,反映了一种带有广泛社会性的被压抑的苦闷、悲伤与期待,表现了东汉末年大动乱时期一部分在政治上找不到出路、生活中彷徨的知识分子的悲凉和迷茫。下面小编整理收集了西北有高楼原文及赏析,欢迎阅读!
西北有高楼
西北有高楼,上与浮云齐。
交疏结绮窗,阿阁三重阶。
上有弦歌声,音响一何悲!
谁能为此曲,无乃杞梁妻。
清商随风发,中曲正徘徊。
一弹再三叹,慷慨有余哀。
不惜歌者苦,但伤知音稀。
愿为双鸿鹄,奋翅起高飞。
注释
⑴交疏:一横一直的窗格子,指窗制造的精致。疏,镂刻。结绮(qǐ):张挂着绮制的帘幕。绮,有文彩的丝织品。
⑵阿(ē)阁:四面有檐的楼阁。三重阶:指台。楼在台上。阿阁建在有三层阶梯的高台上,形容楼阁之高。
⑶弦歌声:歌声中有琴弦伴奏。
⑷一何:何其,多么。
⑸无乃:莫非,岂不是。杞梁妻:杞梁的妻子。杞梁,即杞梁殖,春秋时齐国大夫。征伐莒国时,死于莒国城下。他的妻子为此痛哭十日,投水自杀。传说死前谱有琴曲《杞梁妻叹》。
⑹清商:乐曲名,曲调清越,适宜表现哀怨的感情。发:指乐声的发散、传播。
⑺中曲:乐曲的中段。徘徊:来往行走,不能前进的样子。这里借指乐曲旋律回环往复。
⑻一弹(tán):弹奏完一段。再三叹:指歌词里复沓的曲句和乐调的泛声。
⑼慷慨:指不得志的心情。余哀:哀伤不止。
⑽惜:悲,叹惜。
⑾知音:懂得乐曲中意趣的`人。这里引申为知心好人。
⑿鸿鹄(hú):大雁或天鹅一类善于高飞的大鸟。
译文
那西北方有一座高楼矗立眼前,堂皇高耸恰似与浮云齐高。
高楼镂著花纹的木条,交错成绮纹的窗格,四周是高翘的阁檐,阶梯层叠三重。
楼上飘下了弦歌之声,这声音是多么的让人悲伤啊!
谁能弹奏这曲子,莫非是那因夫为齐战死而悲恸长哭竟使杞城倾颓的杞梁妻吧?
商声清切而悲伤,随风飘发多凄凉!这悲弦奏到中曲,便渐渐舒徐迟荡回旋。
那琴韵和叹息声中,抚琴堕泪的佳人慷慨哀痛的声息不已。
不叹惜铮铮琴声倾诉声里的痛苦,更悲痛的是对那知音人儿的深情呼唤。
愿我们化作心心相印的鸿鹄,从此结伴高飞,去遨游那无限广阔的蓝天白云!
赏析
这是一首写知音难觅的诗。从诗意看,诗中主人公是一位在生活中因失意而彷徨的人。凄凉的弦歌声从重门紧锁的高楼上隐隐传来,其声调的悲凉深深地感染了楼下听歌的人。从那清婉悠扬、感慨哀伤而又一唱三叹的歌声中,诗人清晰地感受到了歌者经历的惨痛和被压抑的内心痛苦。这令人不禁要推想,歌者是谁?莫非是杞梁妻那样的忧伤女子?可是,最值得忧伤的不是歌者的哀痛,而是没有人能够理解她个中的伤感,知音难觅可能才是她感伤叹息的真正原因。诗人借高楼上的歌者之悲抒写的是自己的人生感受,“但伤知音稀”是一种具有广泛社会性的苦闷、悲伤和期待。
作者将所抒之情融于幻景之中。对于声音的描写细腻生动,歌者与听者遥相呼应,把失意之人的徘徊、悲切、希冀全面地展现出来了。阅读时,要细细体会诗中那种若隐若现、缥缈空灵的意境。
诗中的“托”
人们常把这四句所叙视为实境,甚至还有指实其为“高阳王雍之楼”的(杨炫之《洛阳伽蓝记》)。其实是误解。明人陆时雍指出,《古诗十九首》在艺术表现上的一大特点,就是“托”:“情动于中,郁勃莫已,而势又不能自达,故托为一意、托为一物、托为一境以出之”(《古诗镜》)。此诗即为诗人假托之“境”,“高楼”云云,全从虚念中托生,故突兀而起、孤清不群,而且“浮云”缥缈,呈现出一种奇幻的景象。
那“弦歌”之声就从此楼高处飘下。诗中没有点明时间,从情理说大约正什夜晚。在万籁俱寂中,听那“音响一何悲”的琴曲,恐怕更多一重哀情笼盖而下的感觉吧。这感觉在诗人心中造成一片迷茫:“谁能为此曲?无乃杞梁妻!”“杞梁”即杞梁殖。传说他为齐君战死,妻子悲恸于“上则无父,中则无夫,下则无子,人生之苦至矣”,乃“抗声长哭”竟使杞之都城为之倾颓(崔豹《古今注》)。而今,诗人所听到的高楼琴曲,似乎正有杞梁妻那哭颓杞都之悲,故以之为喻。全诗至此,方着一“悲”字,顿使高楼听曲的虚境,蒙上了一片凄凉的氛围。
诗中的“歌者”是谁
那哀哀弦歌于高处的“歌者”是谁,诗人既在楼下,当然无从得见;对于读者来说,便始终是一个未揭之谜。不过有一点是清楚的:诗中将其比为“杞梁妻”,自必是一位女子。这女子大约全不知晓,此刻楼下正有一位寻声而来、伫听已久的诗人在。她只是铮铮地弹着,让不尽的悲哀在琴声倾泻:“清商随风发,中曲正徘徊。”“商”声清切而“多伤”,当其随风飘发之际,听去该是无限凄凉。这悲弦奏到“中曲”,便渐渐舒徐迟回,大约正如白居易《琵琶行》所描述的,已到了“幽咽泉流水下滩”、“冰泉冷涩弦凝绝”之境。接着是铿然“一弹”,琴歌顿歇,只听到声声叹息,从高高的楼窗传出。“一弹再三叹,慷慨有余哀”:在这阵阵的叹息声中,正有几多压抑难伸的慷慨之情,追着消散而逝的琴韵回旋!这四句着力描摹琴声,全从听者耳中写出。但“摹写声音,正摹写其人也”。
作者简介
古诗十九首:组诗名。汉无名氏作(其中有八首《玉台新咏》题为汉枚乘作,后人多疑其不确)。非一时一人所为,一般认为大都出于东汉末年。
阅读题
阅读下面这首诗,完成14~15题。
西北有高楼
《古诗十九首》
西北有高楼,上与浮云齐。
交疏结绮窗,阿阁三重阶。
上有弦歌声,音响一何悲!
谁能为此曲?无乃杞梁妻。
清商随风发,中曲正徘徊。
一弹再三叹,慷慨有余哀。
不惜歌者苦,但伤知音稀。
愿为双鸿鹄,奋翅起高飞。
【注】《古诗十九首》由南朝萧统选录,作者多为东汉末年不得志的文人。相传齐国大夫杞梁,战死在莒国城下,其妻临尸痛哭十个日夜,连城也被她哭塌了。再三叹:指歌词里复沓的曲句和乐调的泛声。
14.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,不恰当的一项是
A.诗歌前四句点明了高楼的位置和楼上的装饰,又运用夸张的手法,说明高楼台阶重重,直上云霄。
B.“上有弦歌声,音响一何悲”承上启下,紧承前句高楼,又概括了诗人的感受,引出对音乐的具体描写。
C.诗歌最后四句由音乐转向诗人内心,表达了诗人遇到知音的喜悦,同时又表达出希望见到歌者而不得的苦闷。
D.本诗的语言不假雕饰,浅近自然,用明白晓畅的语言道出真情至理,化用典故毫无晦涩生硬之感。
15.诗歌中是如何通过音乐表达情感的?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。
答案:
14.C“表达了诗人遇到知音的喜悦,同时又表达出希望见到歌者而不得的苦闷”错误,诗中表达的是诗人对于知音难遇的感叹,楼中之人并不一定是他的知音,诗人也没有想要见到。
15.通过直接写“音响一何悲”“清商随风发,中曲正徘徊”等音乐的特点及“一弹再三叹”这种曲词的反复,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悲凉之感。用典,诗中借用杞梁妻的典故表达了音乐中蕴含的凄凉悲怆的情感。